中华医药 艾灸艾,又名家艾、艾蒿,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。全国均产,但以湖北蕲州“蕲艾”最佳。夏季花未开时摘,生用、捣绒或制炭用。它的茎、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。 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,可驱蚊蝇、虫蚁,净化空气。因此,我国民间常用艾叶挂在门窗上驱虫杀菌。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,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。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味苦、辛,性温。有小毒。归肝、脾、肾经,有理气血,逐寒湿、温经、止血、安胎等作用。
孟子说:“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”。意思是说七年之病很顽固,但三年以上的陈艾却能治愈它。民间曾留传“家有三年艾 郎中不用来”的颜语 。可见,人们对艾草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,无论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,都肯定了它的药用价值。现在祖国医学的发展步履艰辛,很多人对中医感到迷惑,曲解它的理论。像中药的炮制、配伍,独特的药性理论,中医的辨病诊治都是我们先辈们留下的宝贵文化,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。就像艾叶,古人用来辟邪,并不仅仅是迷信,也有它的科学所在。
艾灸文化历史发展的过程中,中医也经历了起源、发展、变革与传承,演变出的中医治疗的方法也多种多样。在《黄帝内经》中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地理位置不同,人们的生活环境特点而产生了砭石、汤药、针刺、艾灸、导引按跷五种中医治疗术,由于砭石受材质匮乏缺失,导引按跷的隐秘性难于传承,所以的而后世中医的主流治疗方法普遍被人们所认可并接受的是:一根针,一炷艾,一碗汤。也就是一针二灸三用药。
晋朝道医大家葛洪所著《肘后备急方》中对于紧急发病的治疗使用的针灸之法一共有108例,而灸法占据98例。说明艾灸可以用于治疗疾病。属于临床医学。
晋朝的中医大家陈延之在他的小品方中说:针法须师乃行,而灸法凡人便可施。说明艾灸易于推广,易于普及。
昔晋景公患病,被当时著名中医名家秦国的医患诊断为病入膏肓,并且认为这种病,无论汤药,针刺还是艾灸都没法治疗了,所以后世认为凡是没法治疗的疾病,我们都称之为病入膏肓,而药王孙思邈却认为,当时的医缓不知有个穴位叫膏肓穴,如果识得此穴,并在膏肓穴上施灸,晋景公的病就有可能治好了。说明灸法不只是可以治病,而且可以治疗大病、重病,当然穴位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。
宋朝窦材在他的《扁鹊心书》中说:治病用灸,如做饭需薪,说明艾灸在治疗中的地位很高;而且还说:人于没病的时候常常在食窦、中脘、气海、关元等穴位上施灸,即使不能够长生,也能活到100岁。说明艾灸不但能治病,预防疾病,还能够养生保健,延年益寿,也属于保健医学。
明朝的《医学入门》中说:药之不到,针之不及,必须灸之。说明灸法在中医治疗术中,有着很重要的地位。
本品气香味辛,温可散寒,能暖气血而温经脉,为温经止血之要药,适用于虚寒性出血病症,由宜于崩漏。本品又能温经脉,逐寒湿,止冷痛,尤善调经,为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克胞宫之要药。同时又为安胎之要药。若将本品捣绒,制的艾条、艾柱等,用以熏灸体表穴位,能温煦气血,通达经络,是温灸主要原料。 《名医别录》:主炙百病,可作煎,止下痢,吐血,下部疮,妇人漏血,利阴气,生肌肉,辟风寒,使人有子。又,艾,生寒熟热。主下血,衄血、脓血痢,水煮及丸散任用。
《药性论》:能止崩血,安胎,止腹痛,醋煎作煎,治癣,止赤白痢,及五藏痔泻血。煎叶,主吐血。炒艾作馄饨,吞三、五枚。以饭压之良。长服止冷痢,又心腹恶气。取叶捣汁饮,又捣末和干姜末为丸,一服三十丸,饭压,日再服,治一切冷气,鬼邪毒气,最去恶气。
《本草纲目》:艾叶生则微苦太辛,熟则微辛太苦,生温熟热,纯阳也。可以取太阳真火,可以回垂绝元阳。服之则走三阴,而逐一切寒湿,转肃杀之气为融和。炙之则透诸经,而治百种病邪,起沉疴之人为康泰,其功亦大矣。老人丹田气弱,脐腹畏冷者,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,妙不可言。寒湿脚气人亦宜以此夹入袜内。
《本草》载:“艾叶能灸百病。”《本草从新》说:“艾叶苦辛,生温,熟热,纯阳之性,能回垂绝之阳,通十二经,走三阴,理气血,逐寒湿,暖子宫,„„以之灸火,能透诸经而除百病。”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,有通经活络,祛除阴寒,消肿散结,回阳救逆等作用。 全草有调经止血﹑安胎止崩﹑散寒除湿之效。治月经不调﹑经痛腹痛﹑流产﹑子宫出血, 根治风湿性关节炎﹑头风﹑月内风等。因它可削冰令圆,又可炙百病,为医家最常用之药。现代实验研究证明,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;平喘、镇咳及祛痰作用;止血及抗凝血作用;镇静及抗过敏作用;护肝利胆作用等。艾草可作“艾叶茶”、“艾叶汤”、“艾叶粥”等食谱,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
从上面的相关历史典籍、典故中,我们可以看到,艾灸在传统的各种主要治疗技术中,是唯一一种可以融合了临床医学、预防医学、保健医学为一体的方法。尤其对于那些反复发作,陈年旧疾,而且操作简单、易学,安全性高。所以,需要把中华医学艾灸发扬光大。